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他未见光明万通资本,却用琴声点亮世界。8月16日晚,旅美杰出青年盲人钢琴家刘浩钢琴独奏音乐会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水上音乐厅举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音乐会上,刘浩倾情演绎了多部世界经典名曲,包括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Op.87 No.1 C大调、巴赫的《C小调第二号法国组曲》BWV 813、莫扎特的《C大调第10号钢琴奏鸣曲》K.330、柴可夫斯基的《C小调杜姆卡》Op.59,以及肖邦的《降E大调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Op.22。随后,他又以深情演奏《平湖秋月》《黄河》第二乐章、《浏阳河》等中国民族经典作品,展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完美交融。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指尖滑落,余韵悠长,现场掌声如潮,仿佛融入穹顶的星光,又随着洋湖湿地初秋的微风飘向远方。
对刘浩而言,音乐是他感知世界的语言万通资本,也是他照亮生命的光源。他用指尖触摸琴键,以心灵对话经典,可以说每一个音符,都是他未曾目睹却深植心中的奇幻景象,并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构筑起一座五彩斑斓的王国,为观众带来的是一场超越感官、直抵灵魂的音乐洗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谁也不会想到,在这美妙的音乐背后藏着刘浩感人肺腑的故事与荆棘丛生的求艺之路,俨然成为一部用不屈意志谱写的生命赞歌。将时针拨回到24年前,早产的意外让这位赤峰少年失去了光明,却点燃了他心中的音乐火种。3岁时,他在玩具琴上展露惊人的天赋,母亲康桂芹毅然陪伴他踏上学艺之路。15岁时,他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首场独奏会,并获颁旨在嘉奖同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的“塔拉金像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此后,他登上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新泽西州立大剧院、维也纳市政厅等国际舞台,2022年更是同时被曼哈顿音乐学院、皮博迪音乐学院和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录取。
作为黑暗中的追光者,刘浩在学艺成长的路上有幸得到了国际钢琴大师郎朗长时间的关怀与指引。自6岁起,郎朗便如明灯般关注其成长,倾力指导,并六度带他同台演出。今年7月,两人在“黄河之声·世纪回响”音乐会上联袂演绎《黄河》钢琴协奏曲,气势磅礴,技惊四座,成为乐坛佳话。毫不夸张地说,在刘浩心中,郎朗便是那轮指引方向的太阳。
如今,刘浩这位踏着琴键跨越千山万水的青年,远赴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深造,但是,高昂的留学费用却成为横亘在他梦想途中的现实壁垒。2024年,李自健美术馆创建人、终身馆长、著名画家李自健先生深受刘浩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召,慨然伸出援手:不仅免除场地费,更自费包下刘浩首场音乐会全部门票,将演出所得善款悉数捐赠,支持其海外求学。李自健表示:“音乐传递温暖与力量。刘浩虽未见光明,却用琴声点亮了世界。他的热爱与坚持,正是人类精神伟大与无限可能的明证。”
8月16日,刘浩应约重返李自健美术馆水上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其琴声再次流淌湘江河畔,感动依旧蔓延。据介绍,此场音乐会善款,连同鱼跃医疗的5万元专项捐助,将共同为刘浩的求学之路注入新的动力。
20年来,尽管刘浩母亲为其学艺而倾尽所有,一路上布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荆棘,但是,刘浩坚定地说:“我与常人无异。”可以说,刘浩的故事是一首黑暗中执着追寻光明的壮丽诗篇万通资本,同时也证明了命运的藩篱无法禁锢灵魂的翱翔。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像刘浩一样的追梦者,勇敢奏响生命的华彩乐章,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查查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